明和大海嘯(1771年)「佐和田之濱・帶石(下地島巨石)的海嘯岩——襲擊宮古群島、高達85公尺的大海嘯痕跡」

明和8年(1771年)發生的「明和大海嘯」,是襲擊宮古群島的一場歷史性海嘯災難。這場海嘯在砂川、友利地區的浪高超過10公尺,相當於四層樓高的公寓完全被淹沒。它對當地社會造成巨大損害,也奪走了無數生命。直到今天,這場海嘯仍透過各種傳說與史蹟被人們記憶著。

特別是在下地島流傳的傳說中提到,海嘯發生前一晚,有位漁夫捕捉到一隻名叫「ヨナタマ」(上半身像人類、下半身像魚的生物)。龍宮之神對他說:「將有三次大浪襲來,你要乘著那波浪回來。」聽聞這段話的母子倉皇逃到有高地的伊良部島,才得以倖免於難。後來他們返回時,原本有兩間房子的地方已經消失,轉而形成了「通池」。

在通往下地島通池的道路左側轉進去,會看到鳥居後方出現的「帶石」,這被認為是海嘯威力的象徵。而佐和田之濱則散落著因海嘯而被搬運來的大小岩石,這些岩石遍布沙灘,形成壯觀的景象。

此外,下地島的「帶石(下地島巨石)」同樣被認為是海嘯搬運而來的巨大岩石。這些岩石展示了海嘯的可怕與破壞力,是現今仍能見證自然災害威脅的重要證據。

明和大海嘯教導我們海嘯可能有預兆,也可能多次襲來,更提醒人們高地避難的重要性。這些教訓對未來的防災對策與提升地區安全意識,有著深遠的影響。